世界资源形势和资源战略
2008-7-14

世界资源形势和资源战略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益处是能够实现资源在世界范围内优化配置,但同时也使得国际社会对资源的争夺更加激烈。进入21世纪,全球石油价格大幅度攀升,铁、钨、铜、铝、铅、锌、镍、金等重要矿产品价格一路走高,使资源问题成为举世关注的焦点,并使之演变为与国际金融秩序和国际政治秩序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国际问题。

我国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发展阶段后,对能源、重要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煤炭、钢铁、铜等矿产品成为世界上第一消费大国。由于国内能源供应能力受资源条件的限制,重要矿产储量迅速减少和产能下降,导致对石油、铁、铜、铝等资源及其初级产品的进口量明显攀升。而国际市场能源、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使我国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我国的矿产资源问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引人注目。实施利用国外资源的资源战略,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世界资源形势

世界资源形势主要表现为全球矿产资源分布不均匀,矿产品价格波动加剧。

一是矿产资源分布不均。由于地球结构的不均匀性和资源分布区域差异性,全球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大多数矿产集中在少数国家。如世界石油剩余可采储量中,63.3%分布在中东,我国只占2.1%;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中,中东占40.8%,俄罗斯占26.7%,我国仅占1%。矿产资源在地域分布上的差异决定了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依靠自身的资源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在全球范围内通过广泛的国际合作和贸易等方式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互补。

二是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可以满足经济增长需要。按照目前的矿产开采水平,全球矿产储量可以满足世界经济增长需要。大多数矿产已证实储量可供利用20至40年,其中煤、铁矿石、铝土矿、钾盐等矿产可利用100年以上,天然气、铀、锰等矿产可以利用50年至100年,石油和铜矿分别可利用40年和30年。

三是跨国矿业公司大规模扩张,进一步控制全球资源市场。全球矿业公司的大规模联合和兼并,使得全球矿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发达国家的跨国矿业公司凭借其雄厚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在新一轮的并购浪潮中,扩大了规模,增强了实力,对国际矿业市场的控制力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在全球范围内角逐并主宰矿业市场和矿产品价格。

四是矿产品价格波动加剧。随着世界经济复苏增长步伐的加快,全球能源、重要原材料需求强劲增长,加之受政治因素和投机资金炒作的共同影响,带动了能源、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主要表现在:国际原油价格节节攀升;钢铁产能与消费均创历史新高;铝、铅、锡、镍等有色金属和黄金的国际市场价格普遍上涨。预计未来几年,世界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对能源、重要原材料的需求量继续增加。加之跨国矿业公司的大规模扩张,进一步控制全球资源市场,矿产品价格波动趋势可能更加明显。

二、发达国家的全球资源战略

由于全球矿产资源分布不均匀和资源在国家经济安全中的基础地位与作用的重要性,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资源问题,尤其是发达国家从没有停止过争夺国际资源的活动。长期以来,以美国、日本、加拿大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一直将实施全球资源战略作为国家整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金融等政策有机结合,并随着国内外形势变化适时调整,确保国家经济安全。由于国情不同,各国推行全球资源战略的方法和措施也有所差别:

1.美国

美国是世界上重要的矿产资源大国,同时也是最大的矿产品消费国和贸易国。美国的石油和许多重要矿产的进口依存度均超过50%。因此,美国的外交核心就是要确保在全球范围内拥有持续、稳定和价格合理的资源供应。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美国已建立起面向全球多层次、多渠道的矿产资源供应保障体系。

美国全球资源战略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有:(1)建立庞大的战略资源储备体系。美国是世界上实行矿产品战略储备最早、品种最多、储备量最大的国家。早在1939年美国就开始实行矿产品储备,到1985年储备的战略资源达到63类93种,包括石油、铀、铝、锑、铬、黄金等重要矿产。随着国内外资源供需形势变化,不断增加资源储备品种。(2)通过经济援助和投资,控制他国的战略资源。发展中国家要开发本国资源,缺乏资金和技术,美国正是利用这一点,通过给予经济援助和资金投入等手段,有效控制拉美、非洲、中东等地区的石油、天然气,金属和非金属矿产等战略资源。(3)大量购买和使用全球廉价的资源。在第一次石油危机发生之前,全球矿物原料价格十分低廉,美国则以此为契机大肆掠夺发展中国家的矿产资源,使其经济在利用廉价资源的基础上得到快速发展。

2.日本

日本的矿产资源种类较多,但资源量非常有限,能源矿产和重要金属矿产的进口依存度超过90%。日本是典型的依靠本国发达的工业和先进技术,以进口矿产资源和其他工业原料,生产、加工和制造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从而发展本国经济的国家。

为了保证经济发展对矿物原料的需求,日本政府制定了完善的全球资源战略和利用国外资源长期规划。日本的全球资源战略所采取的举措有:(1)实施海外矿产勘查补贴计划,建立境外矿产资源基地。日本作为一个矿产资源极为贫乏的岛国,通过积极推行海外矿产勘查补贴计划,鼓励境外开矿,获取全球资源。海外矿产勘查补贴计划主要通过金属矿业事业团和海外经济合作基金等机构实施,对日本公司开展海外地质调查、矿产勘查及矿山基本建设提供资助或贷款担保。日本政府还通过财政、税收、金融、外交等手段,鼓励国内矿业企业与国际投资机构、跨国矿业公司及资源公司加强合作,广泛参与全球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以谋求建立稳定的矿产资源基地。正是通过海外矿产勘查补贴计划,在许多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建设了一批海外矿山,保障了矿产资源的稳定供应。(2)建立战略资源储备制度。日本的资源战略储备始于1983年,储备的矿产有石油、煤炭等能源矿产,镍、钼、铬等金属矿产,稀有金属和稀土原料矿产等。日本的矿产储备分为国家储备和民间储备。已建成国家石油储备基地10座,石油的储备目标为5至6个月的国内消费量;稀有金属的储备目标为60天的消费量,国家储备和民间储备分别占70%和30%。(3)进口资源初级产品及原材料。

3.加拿大

加拿大的矿产资源丰富,矿业活动发达,长期实行“资源立国”战略。加拿大拥有多个具有世界级经济实力的矿业跨国公司,矿产勘查开发技术先进,海外矿业经营卓有成效,有“世界矿业金融中心”之美称,对国际矿业活动有一定的控制力。

加拿大全球资源战略所采取的重要举措是:(1)建立世界矿业金融中心,从金融和信息方面控制国际矿业活动。加拿大是世界矿业金融中心,全球矿产勘查资金的1/5是来自加拿大的股票交易市场。利用金融中心的融资优势,勘查、开发国外矿产资源,进一步巩固和加强矿业国际竞争力。(2)加强优势矿产在国际市场上的垄断地位。通过税收、保险等优惠政策,鼓励加拿大矿业跨国公司在国外进行矿产风险勘查和开发,确保其优势矿产在国际市场的垄断地位。(3)大量出口资源性产品。加拿大是世界上最大的矿产品出口国之一,生产的矿产品80%出口,矿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很大。

三、发达国家全球资源战略的经验与启示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随着经济总量的扩大,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能源、资源消耗加快增长可能在较长时期内存在,即使采取节约措施,能源、资源消耗增长仍会超过欧美等发达国家,加之受资源条件的限制,资源供需缺口日益加大,对国外资源的依存度不断攀升。在全球能源、资源性产品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我们不仅要面对价格波动带来的生产成本的增加和商业风险,而且要面对其中蕴藏着的潜在的政治风险和资源安全风险。因此,未雨绸缪,采取积极的全球资源战略是确保我国资源安全供应的重要选择。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实施的全球资源战略的经验为我国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1.加快推进资源外交战略

当今世界国际关系日趋“经济化”,国家间的竞争更多体现在资源的争夺与资源的供给保障上。自上个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爆发以来,以获得安全、稳定的石油供应为核心的能源外交在世界主要石油输入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已成为外交政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日臻完善。资源外交的核心就是通过外交政策和手段确保国家获得持续、稳定、价格合理的资源供应,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资源外交的首要目的是保障资源供应,通过资源外交,可以增强国家对国际市场资源供应的影响力,提升国家的国际形象和地位;其次是有利于调整国家间的关系,密切与资源输出国间的关系;第三,有利于推动海外资源的合作开发,实现资源来源多样化。

我国要在立足国内资源的基础上,积极发展与资源国家的友好关系,使资源外交成为国家实现全球资源战略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制定国家对外经济援助计划时,应优先考虑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项目。通过外交努力,使地区性制约因素转变为战略上的有利条件,防止因资源供应中断或资源价格异常波动对国民经济造成的冲击,增强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应对石油等重要资源危机的能力。

2.加快建立战略性资源储备制度

上世纪发生的三次石油危机有利地推动了各国竞相建立战略资源储备制度。美国、日本、德国、瑞士等发达国家已制定了较为完备的矿产战略储备制度,发达国家一般拥有120天至160天的石油储备;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也在相继建立矿产储备制度。

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战略资源储备处于起步阶段。尽管制定了石油储备计划,但其他重要矿产储备尚未引起重视,形势十分紧迫。应尽快制定我国战略资源储备规划,以保障在国际风云变幻和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主动,避免受制于人。从我国经济承受能力考虑,首先应做好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国内紧缺矿产的储备,如石油、铜、铁、铝、钾盐等,储备形式采取矿产品储备和资源储备相结合;同时加强优势矿产的资源储备,如煤、钨、锡、稀土等矿产,防止因竞相出口导致国际市场供过于求、优势价格下跌的局面。

3.加快实施“走出去”开发境外资源战略的步伐,建立境外资源基地

通过境外风险勘探建立境外矿业生产基地,是当今国际矿业界的发展趋势。如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的石油勘探开发投资,一半以上投向海外,石油作业活动遍及世界各地。日本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就积极参与国际石油勘探开发业务,由此途径获取的石油份额约占进口量的1/6。海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风险大,投资多,周期长,我国政府要通过制定规划、政策扶持、信息服务等为企业铺路搭桥。如研究制定开发利用国外矿产资源的中长期规划,国内银行为海外投资开发矿产提供资金支持,建立境外风险勘探基金,健全对外投资信息服务等。

我国已是矿产品进口大国,目前90%以上的进口矿产是以贸易方式直接从国际市场上购买。由于进口方式较为单一,在国际市场矿产品价格波动时,缺乏足够的抗风险能力,并且受制于人,因此,应尽快改变单纯依靠贸易进口资源的状况,采取贸易与开发并举,通过多种方式利用国外资源。我国石油、有色、冶金工业已向海外迈出了勘探开发步伐,并取得一定成效,为进一步实施“走出去”开发境外资源战略积累了经验。

4.组建跨国矿业集团,积极参与国际资源分配

国际矿业的发展趋势是企业大型化和国际化,所形成的跨国矿业集团极力控制国际资源并积极参与国际资源分配。与发达国家和跨国矿业公司不断加强对世界矿产资源控制相比,我国参与全球资源的竞争力仍然较差。从总量上看,我国的钢铁、煤炭、石油、化工、建材等产业均可以与发达国家相较量,但我国任何一个矿业企业的规模都不足以与跨国矿业公司相抗衡。我们必须通过产业重组,组建若干与国外大矿业公司相抗衡的跨国矿业集团,培养一批既懂业务、又熟悉国际经营的队伍,使我国跨国勘查开发矿产资源的国际竞争力达到发展中国家的先进水平,为参与全球资源配置奠定基础。(来源:世界经济专栏)